亚洲视频99,亚洲国产精品大秀在线播放,欧美人交性视频在线香蕉,久久香蕉综合精品国产,99精品热视频,亚洲激情成人,九九热在线精品视频

臭黃荊子


出處:《四川中藥志》
來(lái)源:為馬鞭草科植物臭黃荊果實(shí)。
原形態(tài):臭黃荊,又名:斑鵲子、斑鳩站。灌木,高約4米。小枝圓柱形,灰褐色,嫩時(shí)多柔毛,富含粘液。葉對(duì)生,葉柄短或近于無(wú)柄,被短柔毛;葉卵圓形至披針狀卵圓形,長(zhǎng)2~6厘米,寬7~30毫米,先端短尖或漸尖,全緣或波狀起伏,有時(shí)頂端有一、二深裂,基部寬楔形或圓形,上面綠色,下面較淡,密被短毛,揉之有臭氣。聚傘花序,花淺黃色,苞片線形,萼筒短,有毛。具5齒裂,先端鈍;花冠筒狀,被短毛,略呈兩唇形,上唇頂端微凹,下唇3裂;雄蕊4;雌蕊1,子房上位。小堅(jiān)果,直徑約4毫米。花期5~6月。
生境分布:生長(zhǎng)于田坎或石縫中。分布我國(guó)西南部。
功能主治:消頭面風(fēng)。治頭痛。
用法用量:內(nèi)服:煎湯,5~7錢。
桂ICP備16004735號(hào)-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