熟人的便宜不要占
人與人之間需要的是相互價值彼此作用,但自己的事情別人幫忙是情分,不幫是本分。自己能夠獨立解決處理的事情,盡量不要去打擾別人,占用他人時間來成全自己,甚至只為占些便宜。曾經(jīng)室友被平日子和她表面上極好的朋友叫去幫忙打掃房間,結果是婚房打掃,整整一個周末干了所有家政需要做的工作,說請家政實在是太貴,還是自己打掃合適。結果不僅沒休息好,還由于疲勞過度加上回來太晚著涼得了重感冒,可結果這位朋友呢,不僅沒有愧疚感,還說“哎呀你體質可真差勁”
這個世界沒有傻瓜,也沒有人愿意一直做那個吃虧的人,不論是朋友,同事,戀人都不是自己的爹媽,又怎么可能容忍這種無度索取的自私自利占便宜的心態(tài)和行為,好的關系,是你投之以桃,我報之以李。禮尚往來的關系才能長久。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恨,也沒有理所當然的付出,當自作聰明的太久,遲早自己付出相應的代價
弱者的便宜
人可以利己,但要注意分寸,面對弱者,有些小便宜,對于一些人來說,或許不過是九牛一毛滿足占便宜的索取心理;可對于另外一些人來講,卻有可能是他們一家的溫飽,甚至許久的日常開支。 有一種骨子里帶來的教養(yǎng),叫做不占便宜,有一種提升后的豁達與格局,叫做人惡我不懼,人弱我不凄,而對于弱者的讓利,似乎才是對他們最大最直接的幫扶,不占弱者便宜,真正富有的是內心而非單純的財富與物質。
不明不白的便宜
俗話說得好,貪小便宜吃大虧,天上能掉下來的絕對不會是餡餅,大多不過是偽裝后的陷阱,哪里有免費的午餐,很多時候那些所謂免費的,往往才是最貴的。“撿了芝麻丟了西瓜”的道理人人都懂,可現(xiàn)實生活里仍然有很多人就是喜歡抓住眼前的小便宜不放手,試圖多一分利益都是好的心態(tài)讓自己很難有大的發(fā)展和前途。
與人交往,慣性的行事作風,會成為一個人的隱形標簽,會成為交友的阻礙,和人際交往最可怕的絆腳石,因為一個凡事都占小便宜,且不問底線根本的情況下,做人也是隨波逐流缺乏最基本的道德邊界感,只有利益,沒有是非,終將眼前的一點蠅頭小利,會以其他形式讓自己償還回去。
不道德?lián)p人利己的便宜
做人就要知足知不足,有為有不為,常言道:大丈夫有所為,有所不為,有些便宜的占取若需要損人害人才能自我滿足得利,這種暫且損人得利的行為終將成為一種負面評價的積累,產(chǎn)生很多難再去償還的債務。凡事有‘度’是知足的一種體現(xiàn),而這種素養(yǎng)涵蓋了人生的方方面面,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全掌握的技能,需要一定的知識、閱歷、需要修心才能逐步實現(xiàn)的品質。